4月25日,搜狐焦点家居联合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在上海静安区的“设计共和”公社里,共同举办了以“本土化与国际化设计融合的探索”为主题的设计论坛。
设计论坛活动现场
丹麦作为北欧设计中的佼佼者,不仅将北欧设计中崇尚简约和强调实用性与功能性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更是站在使用者和环境的角度,将自然舒适贯彻到底。
本次论坛由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普励志先生、主持人任唐胤女士、陈燕飞、王杨、连振、TroelsSeidenfaden、Martine Gram Barbry、等知名设计师、收藏家以及沪上多家设计公司、广告公司代表、媒体共同参与。
丹麦设计师:注重丹麦设计产品的本土化
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普励志先生首先提出了设计公司在走全球化道路的过程中会面临到怎么样的挑战。他认为产品本土化是保持身份和获取价值中间很好的平衡点。不少丹麦品牌进军中国市场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充分的理解中国文化。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他建议丹麦设计公司在做业务推广的时候,应该在中国整个大环境下进行思考,而不是纠结某些具体的问题。
丹麦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普励志先生
来自丹麦贸易理事会的设计专家、丹麦创新中心的执行董事Martine Gram Barbry女士对丹麦设计在中国市场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和洞察。她现场阐述了丹麦设计的三个特色:简约、功能性、实用性。她认为丹麦一些知名的设计品牌能享誉全球并不是偶然事件,因为丹麦非常重视室内设计的探索与发展。“如今我们专注于服务性、沟通性的设计。这些设计师对丹麦的日常生活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Gram Barbry女士认为,中国和丹麦在设计领域有很多合作的机会,丹麦设计产品如何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市场分析、研究工作。
创办了哥本哈根Stelton与Seidenfaden设计公司,同时也在乐高和嘉士伯任设计顾问的Troels Seidenfaden先生则现场探讨了丹麦设计产品想进入中国,是否需要产品、品牌本土化以及在为中国客户进行设计的时候,对中国客户的理解是否是正确等问题。
“中国发展迅速,我们应该思考针对中国市场,如何创造出全新的设计理念。”Seidenfaden为中国某品牌做过设计,他表示,由于理解中国客户的需求,所以对传统元素和其标志性进行了长时间的搜索和挑选,此外,还在颜色上做了很多研究,丹麦的大部分的设计产品非黑即白,而中国人则喜欢不同的颜色。“最终我们选了龙、凤、松树、梅花四个元素的部分图案,之所以这样做,是希望产品可以与使用者之间有更好的互动。”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